相信每一位驾驶员朋友都经历过初次上路的忐忑不安,眼盯前方,双手紧握转向盘,身体僵直前倾,远离前车,缓慢前行,起步停车或遇到坡路和堵车时经常熄火等等,这些都是新手的写照,只要稍加留意很容易辨认。客观地讲,新手的确影响了车流速度,也造成了一些事故隐患,很多人给新手冠以“马路杀手”的称谓。其实,不管是老手还是新手,夏天都是一个事故多发季节。那么,夏季安全行车隐患有哪些?
1.危害车辆安全篇
一、刹车过热
夏季炎热天气下驾驶车辆,还要注意刹车片的状况,特别是在驾驶大型SUV或MPV等整备质量大的车辆,由于这些车型都配备了较大尺寸的轮胎,虽然这样可以保证车辆的刹车距离,但同时对于刹车盘的负担却非常大。
根据实际测试,在室外温度高于35度的户外,大型SUV或MPV的热衰退会非常严重。很多车辆经过数次急刹车后,刹车盘甚至会冒出青烟。如果此时正处于连续的下坡路段,会让车辆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遇到这种情况驾驶员一定要注意使用车辆自带的陡坡缓降功能并通过档位来控制车速,尽可能节约刹车,减少刹车盘的负担,从而保证车辆的刹车距离一直在可控范围内。
当然出行前必要的检查也是必需的。液压制动的车辆,应注意检查制动液质量和数量,防止其沸点降低而形成气阻,从而影响制动效果。必要时应更换制动液并检查制动总泵、分泵的工作情况,彻底排除制动管路的空气。气压制动的车辆,要经常检查最大制动工作气压,检查制动皮碗和软管有无老化。
二、发动机和变速箱过热
夏季炎热天气下驾驶车辆行车,应随时注意水温表的变化,一般不得超过95℃,尤其是车辆载重或在山区道路行车时,更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如果温度过高,要及时选择阴凉处停车降温,可掀起发动机盖罩通风散热;待温度降低后,检查发动机冷却系是否缺水及产生高温的原因。
很多自动挡车辆在山区道路行驶时,由于频繁的换挡会使水温迅速升高,从而危害发动机与变速箱。因此自动挡车型在山区驾驶应该切换到手动模式或者低速模式,减少换挡的次数从而保证正常的水温。
在行驶中一旦出现“开锅”状况切忌立即熄火和急于加注冷却水。如果立即熄火发动机会停止运转,会直接导致内部热气无法排除,从而损坏发动机;如果急于加注冷却水,过冷的水浇在滚热的发动机上就好比运动后立刻冲凉一样,会严重损害发动机。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尽量将车停在阴凉处并怠速运转,同时打开引擎盖,等温度下降后,再用湿毛巾或湿棉纱捂住机器盖慢慢开启,注意身体尽量远离,以防烫伤。
三、不要放置危险物品
夏季炎热天气下,车内的温度会迅速攀升,特别是阳光直射的部分,温度甚至接近沸点。因此在车内放置物品一定要注意,特别是打火机等易燃物,切忌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其爆炸进而引起火灾。
此外很多车主会在中控台上放置塑料物品、液体物品以及行车记录仪等电子设备,这些车主在停车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前窗直对太阳,如果直对也尽量用遮阳板进行遮光。否则在阳光直射下,会引起塑料物品的融化、液态物品的过热爆炸以及电子设备的损坏甚至爆炸。
四、胎压过高
夏季炎热天气下,汽车因爆胎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烈日下的柏油和水泥路面,热浪腾腾,从而导致高速旋转的汽车轮胎的温度与气压增高,容易引起爆胎。夏季应经常注意轮胎气压,特别是在上高速公路行驶以前,更是要仔细检查。检查胎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会目测车胎,通过观察轮胎接触地面的变形程度来判断轮胎的胎压是否正常。一般而言,轮胎的正常使用寿命为3年或80000KM,届时应考虑及时更换,以防爆胎引起不测。
此外氮气不是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氙氡才是。因此充氮气的轮胎如果长时间跑高速依然会因温度过高而引起胎内氮气体积变化及气压变化。虽然理论上要优于普通空气,但实际区别并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夏季由于气温高,车辆开动后,原本在正常值范围内的胎压会爬升很快,甚至超过临界值引起车辆爆胎。因此在夏季,驾驶员可以根据载重情况,适当降低胎压从而避免因高温导致的爆胎事故,但也要注意,不要让胎压过低,这样会增加轮胎的损耗。
2.危害人身安全篇
一、地库中切忌长时间开空调
在去年8月有媒体报道,在某高档小区地下车库内,有两名人员死于车内。经过警方调查,二人系一氧化碳中毒身亡。这个事件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有的车主在车内休息,夏天或冬天会开启发动机,打开空调。殊不知,当发动机启动,汽油燃烧需要氧气参与,对空气的消耗量非常大。以2.0L的发动机为例,在开空调的状态下,一秒钟消耗0.7立方的空气。在密闭的空间内,发动机启动,很快就会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这种状态下发动机会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时间一长,车内的乘客很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甚至死亡。
专家指出,在密闭的空间,不要发动车子开空调睡觉。即便是在空气不流通的巷道,也有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在密闭的小车库内,一般开空调怠速半个小时就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如果要怠速休息,一定要选择在空地或露天的停车场,给窗户留足缝隙。
二、切忌在车内点蚊香睡觉
夏天开车容易犯困,尤其是长途驾驶时,经常有人熬不住会在服务区打个盹。可夏天蚊蝇活动猖獗,有些驾驶员灵机一动,在车上备了蚊香,以为可以安安稳稳睡上一觉。但是蚊香使用不当,极有可能中毒,危及生命。
曾经有过一个案例,一位司机在凌晨1点将车开进服务区休息。为了避免蚊虫骚扰,司机特意关上了车窗并在车内点起了蚊香。经过4个小时的熟睡,睡醒后的司机不但没有精神抖擞,反而感觉浑身无力,紧接着感到头晕、恶心并伴随呕吐,没一会就晕厥过去。后经医院紧急治疗,判定为蚊香中毒。
在这里石家庄中通驾校建议,外出在车上尽量采用花露水、蚊不叮等涂膜在身上的产品进行防蚊,如果要点蚊香也要注意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并做好防火措施。当然提前安排好行程来避免在车内睡眠才是上上之选。
三、预防车内人员中暑
夏季炎热天气下,日照强烈导致车内气温飙升,造成驾驶员流汗多,精力消耗大经常会造成中暑情况。那么汽车在高温环境下,车内温度到底会升到多少度呢?有一位网友通过测试,正午时分将自家车辆停放在空场中,车内放置温度计并关闭车窗。经过2个小时后,温度计的指针停在了摄氏75度的刻度上。
为预防因高温而中暑,驾驶员在出车前和行车途中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多饮用清凉饮料,并注意补充盐分。要随车携带水壶和毛巾,并备带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物;保持驾驶室内通风良好必要时启动空调,并在途中多注意休息。
四、切忌穿拖鞋开车
夏天由于炎热,很多人为了凉快而穿拖鞋,甚至开车时也穿着拖鞋。这其实是极其危险的举动。因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果拖鞋恰好不跟脚,很容易造成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此外除了拖鞋,女性驾驶员喜欢穿的厚底凉鞋以及高跟鞋也同样不适宜开车,因此建议大家可以在车上常备一双适合开车的薄底并且跟脚的鞋子用以开车之用。